主办方: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
时 间:2025-04-05 20:00:52
地 点:北京
這裡來談談動漫中的男性。
對大部分沒有教學經驗的父母而言,一面在家工作,一面指導功課,還要兼顧生活裡瑣碎的各項雜事,在家就算躲過病毒,也逃不過這個劫難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疫情捲土重來,倫敦再次實行homeschooling 好不容易撐到9月,新學年終於如期開學。
提心吊膽的撐了3個月,疫情隨著耶誕假期的到來逐漸緊繃,繼倫敦升到4級警示後,1月開學的第一天,首相就宣布了第3次封城,而且這次學校一律關閉到「至少」2月中。這樣的日子還有好幾週,我光想到就筋疲力盡。小學生真的喜歡在家學習嗎?不 第一次封城時,我家兩個小學生一個3年級、一個一年級。8歲的女兒雖然自制力較佳,願意配合做習題,但也缺乏動力,而且常因弟弟吵鬧而覺得煩悶。家裡兩小一個升4年級,一個升2年級,開學那天兩人頭也不回的跑進教室,顯見非常想念學校生活。
有時也上烹飪課,母子3人一起做甜點或麵包。首度封城期間,英國出現了許多「網路救星」到了傍晚,就是「藝術欣賞」課,邊吃洋芋片邊看電影或音樂劇,等在家工作的另一半下班吃晚飯。
文:陳怡潔 學校被迫關閉,在家自學成為父母夢魘 自從去年3月底英國第一次封城,全國學校關閉之後,雖然中間解封,學校斷續的開了幾週,但是和正常學期相比,全英國的學齡兒童和中學生都成了青黃不接的中輟生。兩小一人用一台,餐廳客廳一人坐一邊,讓他們有各自的「教室」,不用擠在一個螢幕前,但是這樣的「獨立作業」只是假象。提心吊膽的撐了3個月,疫情隨著耶誕假期的到來逐漸緊繃,繼倫敦升到4級警示後,1月開學的第一天,首相就宣布了第3次封城,而且這次學校一律關閉到「至少」2月中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看電視,成為homeschooling父母救星 接下來的幾個月,我只要求他們每天上午做一點英文和數學練習,狀況好就多做一點,狀況差就少做一點,其他時間讓他們自由活動,看書玩樂高,甚至看電視。
兩個孩子就有兩個時間表,老師每天上傳新的功課,也會在線上教學與回答問題。我看到每個老師都有上前擁抱他們的衝動(幸好沒有真的行動)。
8歲的女兒雖然自制力較佳,願意配合做習題,但也缺乏動力,而且常因弟弟吵鬧而覺得煩悶。下午通常是線上中文課,之後我們會出門散步,到公園裡跑跳活動筋骨,呼吸新鮮空氣。學校這麼積極的提供學習資源,家長應該輕鬆了吧?但……事實卻非如此。幾個月下來,homeschooling完全沒有學習進度可言,我只能安慰自己:「生活即是學習」。
學校在毫無準備也毫無前例的情況下關閉,教職員措手不及,除了定期發放紙本作業,和錄製一些鼓勵性質的影片,完全沒有任何線上教學。我的筆電根本應接不暇,只好拿出兩年前買的陽春小平板,再找出一台舊筆電。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這一天,但也自信滿滿的覺得應該不會太難,於是我做了每日課表,從Amazon買了一些英文和數學練習簿,天真的以為這樣照表操課,多少可以維持基本的學習。這樣的日子還有好幾週,我光想到就筋疲力盡。
每天我都覺得自己好像一隻八爪章魚,或是一人分飾多角的演員,忙碌的在家中穿梭,連坐下來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。這段時間的homeschooling,讓我對老師們的敬佩達到極點,教育下一代的工作,還是要讓專業的來啊。
不過事實總是殘酷的,平常在校表現可嘉的5歲的兒子完全坐不住,做1頁習題可以耗一整個上午,中間還會因為字寫不滿意或其他小事崩潰無數次消息一出,對全國有學齡子女的父母有如晴天霹靂—「homeschooling趴兔」,光聽到就想哭。
幾個月下來,homeschooling完全沒有學習進度可言,我只能安慰自己:「生活即是學習」。不過,這樣平順的日子並不多,大部分時候都是雞飛狗跳、一團混亂,莫名其妙的就過了一天。沒幾天,完全沒有虎媽天分和毅力的我就放棄了。兩小一人用一台,餐廳客廳一人坐一邊,讓他們有各自的「教室」,不用擠在一個螢幕前,但是這樣的「獨立作業」只是假象。下午通常是線上中文課,之後我們會出門散步,到公園裡跑跳活動筋骨,呼吸新鮮空氣。學校老師愛用,每集都有不同主題,即使動作重複也不會膩,適合孩子們在家消耗精力的Cosmic Kids Yoga。
到了傍晚,就是「藝術欣賞」課,邊吃洋芋片邊看電影或音樂劇,等在家工作的另一半下班吃晚飯。兩個孩子就有兩個時間表,老師每天上傳新的功課,也會在線上教學與回答問題。
我看到每個老師都有上前擁抱他們的衝動(幸好沒有真的行動)。我的筆電根本應接不暇,只好拿出兩年前買的陽春小平板,再找出一台舊筆電。
把英文文法和寫作變得有趣的English with Holly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homeschooling課程表 於是新年才過完,我又回到了homeschooling這個18層地獄,只不過這回要認真照表操課:家裡兩小每天的線上課表大概是這樣: 9:00-9:30 – Google Meet (晨會點名討論當天學習目標) 9:30-10:30 – Literacy (讀寫) 10:30-10:45 – Break (休息時間) 10:45-11:45 – Maths (數學) 11:30-11:45 – Google Meet (討論上午自學的內容) 11:45 – 13:00 – Lunch (午餐休息) 13:00-14:50 – Geography (地理) *或其他科目,例如:Religious Education (宗教教育)、PSHE – Personal, Social, Health and Economic(個人社會健康與經濟,類似台灣的健康教育與生活倫理、PE – Physical Education(體育課)……等等 14:50- 15:30 – Storytime Live(老師念故事,全班共同討論,作為一天學習總結) 只盼生活回歸正常,孩子能安心「上學」 和第一次停學相比,這次學校有備而來,不但每天有不同課程內容,還有老師們錄製的教學影片,加上一到三次的Google Meet,兩小和平常上學一樣,早上9點就得坐在虛擬教室(電腦)前,開始當天的課程。
由英國國家廣播電視台(BBC)製作的綜合知識教學節目Bitesize(學童可依年齡觀看相關內容)……等等,這些都是家長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把小孩丟包電視前的好節目。這段時間的homeschooling,讓我對老師們的敬佩達到極點,教育下一代的工作,還是要讓專業的來啊。文:陳怡潔 學校被迫關閉,在家自學成為父母夢魘 自從去年3月底英國第一次封城,全國學校關閉之後,雖然中間解封,學校斷續的開了幾週,但是和正常學期相比,全英國的學齡兒童和中學生都成了青黃不接的中輟生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看電視,成為homeschooling父母救星 接下來的幾個月,我只要求他們每天上午做一點英文和數學練習,狀況好就多做一點,狀況差就少做一點,其他時間讓他們自由活動,看書玩樂高,甚至看電視。
大部分時候,我都得兩邊跑,幫忙解決技術問題、解說課程內容、列印講義/掃瞄功課,還得分神聽老師在講什麼,才能對小孩正在學的東西有點了解,也順便偷師教學技巧。每天我都覺得自己好像一隻八爪章魚,或是一人分飾多角的演員,忙碌的在家中穿梭,連坐下來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。
學校在毫無準備也毫無前例的情況下關閉,教職員措手不及,除了定期發放紙本作業,和錄製一些鼓勵性質的影片,完全沒有任何線上教學。不過事實總是殘酷的,平常在校表現可嘉的5歲的兒子完全坐不住,做1頁習題可以耗一整個上午,中間還會因為字寫不滿意或其他小事崩潰無數次。
Homeschooling完全是所有父母的惡夢。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這一天,但也自信滿滿的覺得應該不會太難,於是我做了每日課表,從Amazon買了一些英文和數學練習簿,天真的以為這樣照表操課,多少可以維持基本的學習。
學校這麼積極的提供學習資源,家長應該輕鬆了吧?但……事實卻非如此。對大部分沒有教學經驗的父母而言,一面在家工作,一面指導功課,還要兼顧生活裡瑣碎的各項雜事,在家就算躲過病毒,也逃不過這個劫難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疫情捲土重來,倫敦再次實行homeschooling 好不容易撐到9月,新學年終於如期開學。提心吊膽的撐了3個月,疫情隨著耶誕假期的到來逐漸緊繃,繼倫敦升到4級警示後,1月開學的第一天,首相就宣布了第3次封城,而且這次學校一律關閉到「至少」2月中。
這樣的日子還有好幾週,我光想到就筋疲力盡。小學生真的喜歡在家學習嗎?不 第一次封城時,我家兩個小學生一個3年級、一個一年級。
8歲的女兒雖然自制力較佳,願意配合做習題,但也缺乏動力,而且常因弟弟吵鬧而覺得煩悶。家裡兩小一個升4年級,一個升2年級,開學那天兩人頭也不回的跑進教室,顯見非常想念學校生活。
有時也上烹飪課,母子3人一起做甜點或麵包。首度封城期間,英國出現了許多「網路救星」
民國4、50年代台灣醫療不發達,當時的民眾識字率也不高,因此藥商會特別在藥包上畫上各種圖案,要讓人一目了然,早期有藥包印著「一隻蝦子和拿著掃把的烏龜」,用閩南語發音就能了解,這包藥是用來治療因氣喘引起...
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,「我相信他之所以會抱頭痛哭,是因為他平常的訓練非常地艱辛,所以很想給他一個抱抱、秀秀」。...